陆羽,唐复州竟陵(今湖北天门)人,字鸿渐,号竟陵子,因著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《茶经》而闻名于世。陆羽创造的茶学、茶艺、茶道是世界茶史上的一个里程碑。
陆羽平生充满传奇色彩,他原是一个被遗弃的孤儿,3岁的时候,被竟陵龙盖寺方丈智枳禅师在当地湖滨拾得。智积禅师就以《易》占卦辞,“鸿渐千陆,其羽可用为仪”。于是就给他定姓为“陆”,取名为“羽”,用“鸿渐”为字。9岁的陆羽,扫寺地、洁僧圈、放牛羊,并学会了烹茶技艺。12岁离开寺院,开始读书.学习儒学、文学,并稀饭上了茶。21岁开始考察茶事,一路跋山涉水,历史坎坷。47岁终于实现了《茶经》这部旷世之作。72岁病逝于湖州天杼山。
陆羽与湖州刺史李季卿论全国名水时曾说“全国之水,楚水第一,晋水非常下,详而论之,则有20等”,这20等水中“桐柏县淮源,第九”。淮源水即发源于桐柏山的淮河源头之水,经桐柏.义阳(信阳)而下。这是陆羽在信阳访茶得出的结论。
经验证,确有陆羽信阳访茶之说。时间大概是公元754年春天,陆羽拜別竟陵司马崔国辅,出游河南的义阳和巴山峡川。_陆羽—路风寒,饥食干粮,渴饮泉水,逢山立足采茶,遇泉下鞍品水,深刻田舍评茶论水。是年清明前夕,陆羽赶到了义阳郡,他在考察了义阳南部的钟山等地的茶树和淮源水之后,倍加称赞,后又从义阳入光州、黄州、固始,陆羽对光州黄头港的茶叶更为赞赏,称颂不已陆羽《茶经》问世后,固始茶农为了纪念陆羽对淮南茶区的贡献,在紫阳洞内茶仙子安石像旁增设了他的神位,每一年清明节敬茶祭祀。民俗至今保存有“清明采新茶,试新火”的习俗